华声在线日讯(通讯员 龚杰玲)近日,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项目团队锚定技术创新方向,以微流控技术为核心,研发出“丹参酮脂质体微流控纯化装置”,为母婴健康守护带来新希望。
该项目团队由药学、临床医学、生物工程等多学科学生组成,在单晗博士、彭伟军研究员、张晶晶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的指导下,依托长沙医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、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等平台,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。团队突破传统技术瓶颈,成功构建靶向纳米载体,实现丹参酮的高效递送与精准治疗。
据项目负责人介绍,团队研发的纯化装置具有三大核心优势:首创原位合成 - 纯化一体化设计,将脂质体制备与纯化时间从传统4小时压缩至2小时内,显著提升生产效率;模块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温控技术保障药物稳定性,高分辨率3D打印技术实现设备灵活定制;多维混合强化技术使脂质体粒径均一性大幅提升,包封率超90%,远超传统制备方法。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为丹参酮药物开发提供关键支撑,更为纳米药物制备领域树立新标杆。
在商业模式上,团队创新采用“产品+服务”双轮驱动模式,既为制药企业提供定制化生产方案,又面向高校、科研院所供应专业设备,并配套技术培训与售后支持。目前,该项目已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,技术壁垒坚实可靠。
“我们计划在2024年实现智能温控精度±0.1℃,完成首单交付;2026年国产化率提升至70%,在5家三甲医院落地应用;到2030年上线AI智能系统,服务全球200+纳米药管线。”团队成员表示,未来将通过市场渗透、技术升级、生态构建的三级战略,推动纳米中药制备技术走向世界。
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项目团队以创新驱动发展,将前沿科技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,不仅为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开辟新路径,更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责任担当。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,这项创新技术有望为万千母婴家庭带来健康福祉,成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张亮眼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