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2024年,有拼搏的艰辛,更有收获的甘甜。咸阳博物院宣传教育部以传播历史文化、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,认真做好博物馆内讲解接待、文物文化宣传工作,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,深入挖掘咸阳作为“西部名市丝路名都”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让更多观众学习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2024年咸阳博物院共接待参观游客607636人次,其中文庙博物馆377337人次,古渡遗址博物馆230299人次。
全年高质量完成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的讲解任务,累计讲解各类团体、社教、政务接待等1925场次,服务观众 25956人次。
传统节日、节气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情感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,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。2024年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、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104个,参与人数4890人,重点包括:
围绕传统节日开展 86个线上线下活动,如 “龙行天下迎新春”、端午、中秋等系列活动;围绕腊八节、春分、谷雨等7个节气开展“沉浸式体验文物中的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”活动 28 场。
为了契合“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”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,策划开展了4个方面12项内容丰富、形式新颖的系列活动,包括四个展览、一场公益讲座、两场表演、五场教育和研究活动、以及两项表彰。
突出博物馆特色,开展学雷锋日、妇女节、世界读书日等主题活动,并策划“如果文物会说线第二届少儿文物绘画大赛活动、“遇见·咸博”四季摄影作品大赛等10个文化活动。
与学校、社区、军营等合作,全年共开展12次“六进”活动,拓展了博物馆的教育辐射范围。
针对青少年群体,开发了专门的教育课程,增强了博物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全年共组织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、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大、中、小学研学团体62批次,参与人数4356人,进一步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,发挥了博物馆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。
“咸博志愿红”2024年招募志愿者95人(其中小小志愿者75人),壮大了志愿者队伍,目前志愿者人数达到 275人(其中小小志愿者178人)。
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,组织志愿者培训4期,培训指导课程累计24次,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。
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日常展厅讲解培训、考核、开放日定点四场志愿讲解等工作,完成节假日“小手牵大手”小小讲解员志愿讲解服务、“扶残助残一对一”志愿服务活动、“咸博志愿红”第三届中秋联谊会活动、2023年度“三星志愿者”和“优秀志愿者”表彰等志愿者活动10次。充分发挥志愿者在讲解、导览、活动协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日常志愿免费讲解活动中,发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全年完成1542场志愿讲解工作,为23558多名游客提供免费讲解。
先后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、咸阳市秦宝中学、咸阳高新领航学校开展馆校共建,签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,传承文化,积极履行爱国主义教育职能。
充分发挥咸阳博物院作为省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,针对不同群体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。
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布稿件780篇、官微690篇、网站711篇、视频号40篇、学习强国30篇、合计发稿 2251 篇,比2023年涨幅55%,粉丝量和关注度上升,阅读量达300万次。
策划线 个、发布新展撷英、珍宝赏析、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欣赏、“咸阳碑石中的历史风云”文物宣传视频、志愿者风采等共计343 期,对馆藏文物、精品展览、重要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推介。
利用人民网视界、腾讯微博、咸阳博物院微信公众号、咸阳电视台看咸阳APP,开通“渭陵六珍”学术研讨会 、“大咖说”走进咸阳博物院直播活动2次,观看量达41万人次。
与各大媒体保持良好合作关系,全年共458篇媒体宣传文章(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35篇、省级85篇、市级338篇),积极报道重要活动和亮点工作,有效地宣传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特色。
制作并推出“龙行天下”“紫玉金砂”‘汉风廉韵等5个精彩临展的VR云上展厅讲解,推出“足不出户 云上观展”。
按照“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”的要求培养讲解员,通过线年全国讲解员高级讲习班,线下委派专人参加中国博协、省博协高级讲解员培训班外出交流学习,提升了讲解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。
邀请专家老师们对讲解员针对基本展陈和《龙行天下》《紫玉金砂》等5个临时展览进行专业知识以及展览大纲讲解培训,不断优化讲解词,根据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,提供个性化的讲解服务,提高了观众的参观体验。
组织讲解员赴梁代村芮国遗址博物馆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、良渚博物院等进行馆际交流,发挥好自身职能,拓宽思维、拓展工作的新渠道。
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志愿服务、票务管理等功能;精心筹备并组织各类节假日期间游客参观、志愿讲解、游客疏导等活动;筹备节假日活动,发布相关信息,提高游客满意度、服务质量和博物院公共服务水平。
2025 年,咸阳博物院将继续按照“保护第一、加强管理、挖掘价值、有效利用、让文物活起来”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,深入挖掘、活化利用馆藏文物资源,不断加强文物保护、研究和利用,致力于展示丰富优质的展品,策划优质的陈列,提供优质的服务,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坚定的信心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,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奋斗!(谢军美)